首页

女王调教片

时间:2025-05-29 09:58:27 作者:天问二号任务发射圆满成功 我国开启小行星探测与采样返回之旅 浏览量:50974

  中新社上海9月20日电 (记者 王笈 李佳佳)由敦煌研究院和中华艺术宫(上海美术馆)主办的“何以敦煌”敦煌艺术大展20日在上海开幕,展览调集大批极具代表性、稀缺性的一二级珍贵文物及历代专家临本,挖掘和展示敦煌文化的深度内涵。

  敦,大也;煌,盛也。敦煌文化延续近两千年,集建筑艺术、彩塑艺术、壁画艺术于一身,是中国规模最大、历史延续最悠久、保存相对完好的历史遗迹之一。

9月20日,“何以敦煌”敦煌艺术大展在上海开幕。图为“北魏刺绣佛像供养人”。 中新社记者 张亨伟 摄

  本次大展聚焦“世界文化遗产”敦煌莫高窟的文化、艺术、历史,以“文物+复刻经典洞窟+壁画彩塑”为形式,汇集100多件/套展品。其中,敦煌研究院馆藏文物中体积最大的“北凉石塔”、见证敦煌文化包容互鉴的“六字真言碑”、证实记录莫高窟开凿时间的“圣历碑”、禁止出国(境)展览文物“北魏刺绣佛像供养人”等多件重量级“国宝”首次亮相上海。

  值得关注的是,敦煌藏经洞文物《归义军衙府酒破历》三段借助数字化技术得以“相聚”。《归义军衙府酒破历》简称《酒账》,记录了1000多年前敦煌当地归义军衙府的公务用酒支出,涉及敦煌当时的政治、经济、外交、民俗、手工业生产等方面,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。

  由于历史原因,《酒账》被一分为三:一段存于中国;一段流落于日本,后被捐献回中国,开创了敦煌文献回归故里的先河;一段藏于法国国家图书馆。本次大展将《酒账》前两段的原件及第三段的复制件置于同柜展出。

“何以敦煌”敦煌艺术大展复刻的莫高窟洞窟。 中新社记者 张亨伟 摄

  展览还复刻了敦煌莫高窟的6座经典洞窟,包括被称作“万神殿”的西魏第285窟、被誉为“最美飞天”的盛唐第320窟、“打开中世纪世界历史”的晚唐第17窟、敦煌现存唯一以观音为主题的元代第3窟等,浓缩体现敦煌石窟的千年营建历史。

  敦煌研究院副院长张元林告诉中新社记者,这6座洞窟的实体洞窟都非常珍贵,“人类活动会影响到洞窟壁画的保护,因此这些洞窟平时不会对普通游客开放,主要供学术研究、艺术家考察。但是我们很想与普通游客分享这些精美的艺术,所以通过高清数字摄影、三维建模等技术复刻洞窟,让观众走进复制窟,宛若走进了真实的洞窟,获得更近距离的真切感受。”

  “何以敦煌”敦煌艺术大展将在中华艺术宫持续举办至12月20日。(完)

【编辑:王超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寒潮冻彻中东部地区 东北大部迎来强降雪

近年来,孔家庄法庭将巡回审判和普法宣传有机结合起来,对符合巡回审理条件的案件就近开庭,让阳光司法走进乡村、院落,将庭审开到田间地头,开到老百姓家门口。2023年共开展“巡回审理”案件62件,全部以调解撤诉方式结案,调撤率达100%。

北京通报5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

横琴出入境边防检查站边防检查处副处长 张鑫:今年以来,横琴口岸出入境客流和车流分别突破2000万人次和200万辆次,均创历史新高。同时,横琴赴澳旅游“一签多行”便利政策也将于明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,届时,赴澳门旅游游客有可能大幅增加。横琴边检站将积极推动增建查验通道、优化勤务模式,全力提升通关效率,助力琴澳加速融合。

中方:愿继续同伊斯兰合作组织深化战略沟通,开展各领域合作

1992年8月至1996年10月,任湘潭钢铁公司炼钢厂、第一炼钢厂、第二炼钢厂技术员;1996年10月至1998年5月,任湘潭钢铁公司第二炼钢厂转炉车间副主任;

中国海军与“新友”“故交”感受当下、展望未来

作为乐城先行区目前唯一一家公立医疗机构,瑞金海南医院正加快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。据了解,目前,瑞金海南医院已落地新药新械项目61项,实现全国首例41个,共有2000余名患者受益,还有近40项临床急需的新技术、新药、新械项目正在对接中。

东西问丨王晓梅:马来西亚华语特有词语有何种文化意涵?

中央气象台8月26日06时继续发布暴雨黄色预警和强对流天气蓝色预警。预计,8月26日08时至27日08时,河北东部、北京南部、天津、山东大部、江苏东北部及云南南部等地有大到暴雨,其中,河北东南部、天津南部、山东西北部和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暴雨,局地特大暴雨(250~260毫米);上述部分地区并伴有短时强降水(最大小时降雨量20~50毫米,局地可超过80毫米)。华北中南部、黄淮等地的部分地区将有8级以上雷暴大风或冰雹天气,其中,河北东南部、山东西部和南部、河南北部、江苏北部等地的局地风力可达11级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